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出

70年後,再遇雪山哺乳動物

  • 作者:林良恭、吳榮笙(東海大學 生命科學系)
  • 撰稿日期:100-08-15
  • 發布單位:保育研究課

近世紀以來因人類的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及氣候變遷的衝擊,許多的生態系統已呈現退化或不穩定,其中又以高山生態系統的反應最為劇烈。高山生態系的環境較為貧瘠且單一,生物所需的各種生存資源來源較少,所以往往高山生態系是最能顯現人為干擾環境變動的指標生態系。台灣雖處亞熱帶區域,但島內高山林立,超過三千公尺以上達百座以上。

雪霸國家公園所處範圍涵蓋了雪山山脈,區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林立,谿壑深谷密布,形成典型的高山島嶼生態系。雪山山脈為橫跨台灣北部之主要山脊,其中雪山(3886公尺)為國內第二高峰,雪山山脈山勢環境多樣特殊,生物資源豐富。日據時代動物學者兼人類學家的鹿野忠雄(Tadao Kano),其於1940年所出版的論文,即以雪山為研究地點,探討屬於動物地理學方面的問題。當今面臨氣候溫暖化,高山地區生態系與生物多樣性的衝擊如何,更為值得關切。以保育的長久觀點而言,為保存園區內動物族群的長久續存,避免地域性小族群(small local population)形成。當氣候變化或棲地干擾時,愈高海拔族群受到影響愈大。哺乳類動物在研究與保育的角色常是顯著較為人所注意的生物類群,加上其在生態系角色亦多是食物鏈的高層者或為初級消費者,兩類位階最易受到環境變遷而造成生存的影響,最適作為生態指標物種。而且哺乳類動物亦是人類資源利用的主要對象,因此瞭解一地區的哺乳動物相與其生態分布之重要資訊,為保育策略擬定與生態系經營管理的重要參考。

2009年2010年調查以來,一共捕獲9種的哺乳動物;5種嚙齒目分別為森鼠(Apodmus semotus)、黑腹絨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高山白腹鼠(Niviventer cullturatus)、高山田鼠(Microtus kikuchii)與條紋松鼠(Tamipos formosanus);2種鼩型目,分別為短尾鼩(Anourosorex aquamipes)與長尾鼩(Episoriculus fumidus);2種食肉目為黃鼠狼(Mustela sibirica taivana)與台灣小黃鼠狼(Mustela formosanus),其中短尾鼩以及台灣小黃鼠狼為今年的新捕獲增加物種。在雪山地區,最為優勢的小型哺乳動物為森鼠、高山田鼠與黑腹絨鼠,森鼠的分佈相當的廣,從登山口(海拔約2100公尺)至雪山主峰(海拔3886公尺)都可以見到他的蹤跡,而高山田鼠分布則受到限制,從369山莊以上才可以見到他肥嘟嘟的身影,黑腹絨鼠又與高山田鼠相反,高海拔地區反而看不到他,黑腹絨鼠於雪山只分布在3.6k以下至登山口這一段之字坡,比較特別的是在今年度,我們在翠池捕獲台灣小黃鼠狼,過去已知台灣小黃鼠狼的分布僅在塔塔加與合歡山地區,現在又多了雪山地區。

利用已捕捉到的小型哺乳類隻數計算Shannon’s diversity index和Simpson’s diversity index,不論是Shannon’s diversity index和Simpson’s diversity index,數據較高值出現在登山口、圈谷與3.6k樣區,Shannon’s diversity index和Simpson’s diversity index的最低值出現在369山莊,從上述多樣性指數來看,三六九樣區之指數最低,七卡亦不高,此或顯示人為活動頻度高造成動物物種減少,且易形成數量集中放大。

除了利用陷阱捕捉動物之外,我們還利用底片式及數位式紅外線自動相機,協助記錄雪山地區的哺乳動物,在2009年的調查中,紅外線自動相機的有效照片結果中,拍到9種哺乳類動物,分別是山羌(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長鬃山羊(Capricornis swinhoci)、台灣獼猴(Macaca cyclopis)、白面鼯鼠(Petaurista alborufus lena)、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長吻松鼠(Dremomys pernyi owstoni)、高山白腹鼠(Niviventer cullturatus)、黃鼠狼(Mustela sibirica taivana)與鼬獾(Melogale moschata subaurantiaca);今年度的相機資料中,延續去年的發現並新發現了3種哺乳動物,分別為水鹿(Cervus unicolor swinhoei)、白鼻心(Paguma larvata taivana)與台灣野豬(Sus scrofa taivanus),所以由2009年至2010年,一共拍到12種哺乳動物的有效照片。在各物種之中,以山羌、長鬃山羊與台灣獼猴數量最多,其中又以山羌最為優勢,山羌與台灣獼猴的分布一路由登山口至圈谷皆有,其中雪山地區台灣獼猴的分布海拔高度為台灣已知資料中最高,長鬃山羊雖然從七卡山莊以上都有分布,但是主要還是以黑森林以上為主,我們進一步發現冬天天氣較為寒冷的時候,海拔較低的區域比較容易拍攝及觀察到長鬃山羊,是否長鬃山羊會隨著季節改變,而其本身也會往高海拔或中海拔遷徙呢?這還需要更長時間資料的累積,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將較優勢的物種,山羌、長鬃山羊與台灣獼猴的有效照片進行分析。山羌的活動模式為整天都有活動,但有2個主要的活動高峰期,分別為05:00至08:00與16:00至18:00;而長鬃山羊也是整天都有活動,活動高峰期較長為16:00至隔天的08:00;台灣獼猴在晚上則不活動,其活動主要是從06:00-17:00,而活動高峰期為09:00-12:00。再細分非假日與假日的資料,不論是山羌、長鬃山羊與還是灣獼猴,其活動模式於假日跟非假日沒有分別,這也說明雪霸國家公園在雪山東峰、主峰這條登山步道經營管理上很成功,動物的行為模式並沒有因為過多人類活動而受到衝擊,其活動模式在假日與非假日上大致相同,這顯示這條登山路線的登山客數量沒有達到影響動物行為的程度。未來將以登山遊客人數作為干擾因子,以動物出沒時間變化,來瞭解實際動物活動模式的影響。

蝙蝠方面,這兩年來一共捕獲2隻寬吻鼠耳蝠,4隻小蹄鼻蝠與3隻姬管鼻蝠,共9隻個體,雖然大部分的個體都是於七卡山莊樣區捕獲,但是特別的是於2010年6月在黑森林捕獲1隻姬管鼻蝠,此比資料為第一筆超過海拔3000公尺的蝙蝠記錄。

迄今調查一些高山型食肉目動物,如黃喉貂及黑熊並未發現,特別是明星物種台灣黑熊,這兩年的調查中,一直耳聞有登山客巧遇黑熊,但是本調查一直沒有追蹤到台灣黑熊的任何出沒的痕跡,或因相機位置,或因族群量稀少之故,尚待未來更長期調查資料收集,方能更進一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