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出

從思源埡口談中央山脈保育廊道

  • 作者:蔡尚悳、廖冠茵、曾喜育(環球科技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
  • 撰稿日期:98-08-15
  • 發布單位:保育研究課

思源埡口的舊名是比亞南(pianan)鞍部有勝溪的上游舊稱比亞南溪,比亞南源於泰雅族語的「Pingun-na-wei」,意思是「祖先曾經來過的地方」。於日本人統治時期,由於日人不會發Pingun-na-wei的音,就諧音稱為「比亞南」,後來國民黨退守臺灣,將該地名改為思源,取飲水思源之義,而「埡口」是風口交會處,也就是兩山相連的凹陷處。思源埡口大多屬於暖帶林,其原始林以殼斗科、樟科為優勢樹種,還有紅檜、扁柏、香楠、錐果櫟、烏心石、厚殼桂、青楓、山櫻花、水麻、高山倒提壺、火炭母草、臺灣何首烏等珍貴的森林植物;另外,次生林則以臺灣赤楊為主,分布於公路兩旁之崩塌地,沿線部分地區屬人工林,以種植柳杉為主,思源埡口如此豐富的林相資源,不只造就了大片的森林樣貌,還有豐富的蕨類、動物、昆蟲生態。

思源埡口

 

人口的增加,以及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使用,直接或間接破壞環境,造成生物圈(biosphere)中生物的大量滅絕,而自然棲息地(habitat)的破碎化,除使絕大多數的物種難以生存,且生物滅絕所引發生態上之負面效應更為嚴重。依島嶼生態學(island ecology)的理論,棲地間如有缺口,部分生物可能因不當開發造成棲地分割而產生隔離,某些植物或可利用風力使分割的區域的植物遺傳基因交流,但對小型野生動物和一些利用野生動物傳粉的植物就產生隔離,使基因無法交流,造成種的劣化(楊秋霖及劉瓊蓮,1993)。


思源埡口南湖大山登山口

 

生態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即是將破碎的棲息地以後天補償的方式,藉由最不影響該棲息地之方法,將數個異質性的區塊加以連結,達成物種多樣性保育的功能(王欣怡及盧光輝,2006)。聯合國在1998年呼籲:以建立生態廊道的方式,把這些支離的保護區連接起來,讓彼此的動物可以透過生態廊道互相來往,並做基因交流,以避免近親繁殖而喪失基因多樣性。印度在兩個老虎保護區間移走居民,退耕還林,改變公路路線,把幾處關鍵的路段地下化並重新造林,建立了100多公里的生態廊道,好讓兩邊的老虎、水鹿、梅花鹿、羚羊等得以基因交流。位於雪霸與太魯閣國家公園接界的思源埡口地區,是完成中央山脈保育廊道北端地景連結的重要區域,思源埡口為蘭陽溪與大甲溪的分水嶺,是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唯一相連又沒有被河川切割的嶺線,幾十萬年來,兩條山脈上的許多種動物是靠這條廊道互相來往的。但這條連線在民國50年後因為橫貫公路宜蘭支線的開闢而中斷,後來更因思源埡口道路兩旁的菜園不斷的開墾而中斷的更為徹底。我們可以藉此生態廊道的建立來昭告全世界,我們臺灣正開始行動保護生態了(徐仁修,2007)。因此,「中央山脈保育廊道」可建立完整保護區維生系統,以整體規劃避免不當的開發行為。

中央山脈

 

我們的研究蒐集了與「雪霸國家公園轄區東部之中央山脈保育廊道」相關之空間與屬性資料;包括地理環境、範圍、氣候、地質土壤、造林台帳、地形圖(1999年)、航照圖(2000、2003年)、像片基本圖,以及林班圖等資料,而經由確定地圖上研究範圍,瞭解區內環境狀況、概略之植群類型,以及土地利用情形後,並研擬調查路線後,隨即進行區域內之踏勘,進行植群樣區選擇與設置。

比亞南鞍部舊照

 

在我們設置的56個植群樣區中,共記錄維管束植物145科440屬898種(含種以下分類群),薔薇科(Rosaceae)、菊科(Asteraceae)與蘭科(Orchidaceae)種數為研究區內出現較多,原因是蘭科植物種類繁多,生活型(life-form)變化大,易善加利用各種生態區位(ecological niche)之故(蘇鴻傑,1974);草本植物種類較多,尤其菊科因適應力強耐受性高,種子結實量多,為孔隙中常見風力傳播或授粉之先驅植物種類,有較佳之散布能力(江政人,2004);而菊科亦為臺灣歸化植物中種類最多之前三科(張芷熒,2007);由於地區雨量與相對濕度較高之緣故,鱗毛蕨科(Dryopteridaceae)、水龍骨(Polypodiaceae)等蕨類植物也很多。

物種豐富的次生林

 

中央山脈保育廊道地區為連結插天山自然保留區、棲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及雪霸國家公園東北端,為較完善的生態體系及保育廊道,可對於該地之野生動物或森林之環境將提供更完全保護,因此,本地區具有相當重要的保育地位,對於該生態系及自然環境資源應予重視。又該區之710林道之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應持續進行植群調查,以建立原生樹種立地資料,作為該地區回收農地後進行當地原生樹種植栽依據。

二葉松造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