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出

溪裡的牛和岸邊的豹-武陵地區溪流生態系中兩生類的角色

  • 作者:吳聲海(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 撰稿日期:98-09-15
  • 發布單位:保育研究課

牠們年幼時,就像非洲草原的斑馬和牛羚,每天要花許多時間啃食環境中的植物;但是牠們生活的環境中食物少,又不容易消化,因此有特長的腸子用來增加吸收的面積。牠們身體有很好的保護色,不容易被掠食動物發現;在食物減少時也會移動到別處尋覓新的進食場所。但是等到一段時間之後(兩個月到一年),牠們會突然從溫馴的草食動物變成虎視眈眈的掠食著。牠們長成後,就像亞洲森林中的花豹,在夜間單獨行動找尋獵物:牠們可以幾個月不吃任何東西的冬眠;但在適合的環境及溫度,牠們又可以每夜覓食各類草食或肉食動物;牠們的嘴與身體幾乎一樣寬,可以吞下接近自身大小的獵物。到了交配時節,雄性會聚集在一起爭奪配偶;為了傳宗接代,雄性可以與數隻雌性交配;生殖季節結束時,有些雄性的體重可能會減輕一半。雖然雌性數目遠低過雄性,但是雄性期待的是,只要交配成功,就可以產生幾百到幾千隻的後代。

這樣的場景,每年在台灣各高中低海拔環境都可見到。主角是溪流中的青蛙、蟾蜍。人們說起兩生類,總會聯想到水池、春天、蛙鳴。但是溪流生殖的兩生類,住的不是靜止的水池;台灣的春天在溪流來說是乾季,所以也不是牠們喜愛的季節;等到溪中有水,水流的聲音會蓋住蛙鳴,因此許多種類也都只有很細微小聲的鳴叫聲,甚至完全不叫。

溪流蛙類的生活習性,在在與我們的固有觀念相左。然而溪流卻是台灣的蛙類最重要的棲地,在溪流生活的蛙類也是最成功的種類。在台灣,多數靜水環境生殖的種類有比較局限的分布範圍,反而是溪流種類都是廣泛分布在全島。


雪霸國家公園的武陵地區,最著名的是櫻花鉤吻鮭。與鮭魚一起生活的是溪裡的牛-兩生類的蝌蚪。七家灣溪中生殖的蛙類有盤古蟾蜍、梭德氏赤蛙、及斯文豪氏赤蛙。種類雖然不多,但是數量大。生活在草原的牛會啃食植物,加速生態系的物質循環,本身又成為肉食動物的獵物。溪裡的蝌蚪是水中體型最大的草食動物,每平方公尺可有10隻,生物量每平方公尺在1公克以上。如此大量的蝌蚪,對於溪流這類生產力低的環境,勢必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可能包括了與水中昆蟲的競爭,水中食物網結構的組成,對鮭魚生長及族群的動態。

此外,溪邊的成蛙密度也很高,可達每平方公尺0.4隻,生物量在1公克以上。溪邊密布的青蛙和蟾蜍,可以消耗非常大量的昆蟲及其它無脊椎動物,對於陸地和近水的生態系,同樣扮演重要的角色。此外兩生類不像哺乳類,需要將食物轉換為維持體溫的熱能,因此可以很有效率的將食物轉變為體重。從蝌蚪變態後的蛙,從小到大又都可作為陸地上各類無脊椎(如蜘蛛)和脊椎動物(如黃鼠狼)掠食者的食物。

七家灣溪流域的蛙類中,數量最多的是梭德氏赤蛙和盤古蟾蜍。晚夏早秋,水量較多的季節是梭德氏赤蛙的生殖季,牠們的蝌蚪孵出後,水溫日益降低,造成發育變慢,因此要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回暖時,才開始變態到陸地生活。盤古蟾蜍的生殖則是分別在春天及秋天各有一次,秋天的蝌蚪可能和梭德氏赤蛙一樣要過冬才會變態。這兩種的蝌蚪都喜歡在比較開闊,溪水上方沒有森林覆蓋的水域活動。梭德氏赤蛙的口下有吸盤,而且尾部肌肉粗壯,能在水流較急的環境活動。盤古蟾蜍的蝌蚪尾部肌肉不發達,較無法逆流運動,因此常會聚集在溪床中的深潭及緩流處。在非生殖季節,這兩種的成蛙都生活在離水遠的森林底層。

斯文豪氏赤蛙是第三種溪邊的兩生類,牠們很少離開水邊,但是偏好森林覆蓋較好的溪流環境,連產卵也都是在溪中有巨石覆蓋的石塊下方。雖然牠們是常期生活在水邊的青蛙,但是卻很難在溪中找到牠們的蝌蚪。牠們的蝌蚪有最強的抗流外型:頭和身體為流線型,尾部有最粗狀的肌肉,可在水流最強的環境中生活,可能也因此而不易被發現。

青蛙和蟾蜍的幼體和成體兩個時期,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七家灣溪流域鮭魚的食物來源,進而影響鮭魚的生殖與生存。即使不談水中的鮭魚,兩生類在水域和陸地的食物網中,都應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無論是水裏的蜉蝣、水上的鴛鴦,岸邊的蜘蛛、森林的黃鼠狼、空中的河烏,都與兩生類的關係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