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出

高山澤蟹的生態簡介

  • 作者:施習德(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
  • 撰稿日期:98-12-15
  • 發布單位:保育研究課

武陵附近高海拔山區所發現的無脊椎動物中,以昆蟲占絕大多數;溪流中,甚至陸地上,非昆蟲的無脊椎動物不但種類稀少,數量也不多。可見高山環境對牠們而言,是環境適應和種族生存上的一大挑戰,能夠存活於高山地區的族群,可說是此物種地理分布的上限。在這群非昆蟲的無脊椎動物中,體型最大的應該算是台灣的特有種-高山澤蟹 (Geothelphusamonticola)了,屬於溪蟹科(family Potamidae) 的澤蟹屬(genus Geothelphusa) 均是陸封型的蟹類,其特徵是受精卵較大,富含卵黃,可以直接發育為小螃蟹 (稚蟹),並躲藏在雌蟹腹部受到保護,此時稱為抱幼,直到可以獨立生活才離開雌蟹。也就是雌蟹不須像溪流中迴游性的絨螯蟹 (毛蟹)在生殖季時遷移至河口,受精卵也無須在海中渡過幼體浮游時期。因此陸封型的淡水蟹,跟櫻花鉤吻鮭一樣,其生活史是侷限在溪流中的。


武陵地區高山澤蟹 (Geothelphusa monticola) 的棲息地根據記錄,高山澤蟹僅分布於武陵與梨山附近一千五百公尺以上的山區,比起其他台灣的淡水蟹,其分布算是十分狹隘的。高山澤蟹的體型屬於小型,甲寬約二公分左右,而產於平地的黃綠澤蟹,其甲寬則可達三點五公分。愈高海拔的淡水蟹體型愈小,這是一般淡水蟹所呈現的共同趨勢。

武陵地區的高山澤蟹多出現於較小的溪流邊,具有斜坡山壁的小水流或小瀑布附近較多,在石塊下方、碎石堆內或泥洞中常可發現;至於較大的溪流與無遮蔭的地區則很少發現過。平時多浸泡在水中,其行為並不十分活躍,也沒有觀察到特殊的行為,可能是氣溫較低所造成的。日本本島的漢氏澤蟹 (Geothelphusa dehaani) 在冬季會在洞內冬眠,台灣高山地區的澤蟹在低溫時,是否會冬眠,或是遷移至較溫暖的低海拔地區,目前仍是一個謎,值得進一步探討。

台灣地區的澤蟹,可能是野豬、獼猴、黑熊、黃鼠狼、水獺、白鼻心、食蟹獴(棕簑貓)、鼠類、鳥類、大型魚類等野生動物的食物來源,例如台北縣哈盆溪附近的日月潭澤蟹 (Geothelphusa candidiensis) 和大里澤蟹 (G. tali) 就是食蟹?冬季重要的食物來源。由於在武陵地區小溪流的採集中,發現其數量並不少,加上個體較大,可能是附近一些大型鳥類與哺乳類的食物來源之一。

台灣另外還有一些分布於一千公尺以上的高山淡水蟹,包括寬甲澤蟹 (Geothelphusa eurysoma),分布於台中縣德基水庫山區一帶; 達觀澤蟹 (G. takuan),分布於桃園縣達觀山地區; 多毛澤蟹 (G. hirsuta),分布於新竹苗栗兩縣交界處的觀霧、雪霸農場一帶。根據分子生物的證據顯示,台灣產於高山地區的澤蟹,其親緣關係均十分接近,顯示這些高海拔澤蟹可能具有共同祖先,在某一地質年代存活於台灣島的高山環境。

高山澤蟹正面圖,顯示其周遭碎石堆的環境

浸泡於水中的高山澤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