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出

思源埡口地區的野生動物

  • 作者:吳海音(東華大學教授)、吳聲海(中興大學教授)、林宗岐(彰化師範大學教授)、許育誠(東華大學教授)、曹先紹(臺北市立動物園編審)。
  • 撰稿日期:109-01-16
  • 發布單位:保育研究課

棲地減少與破碎化被認為是威脅生物多樣性的主因之一,而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則是造成棲地縮減與阻隔的關鍵因素。國家公園與保護區的劃設,旨在確保生物多樣性保育與棲地維護,但要保障關聯族群的存續,尚需藉助於保護區間的連結。近年循地景尺度進行的生態廊道規劃,及我國「中央山脈保育廊道」的設計,便是基於如是考量而提出的。

位於雪霸與太魯閣國家公園接界的思源埡口地區,是完成中央山脈保育廊道北端地景連結的重要區域。此區地處雪山山脈東麓與中央山脈西麓會合處,是兩側山區森林陸域動物播遷與族群交流的管道。然而,蘭陽溪上游與大甲溪上游的有勝溪貫穿此區,溪流沿岸菜園果園雜陳,兩側山區多造林地與次生林,土地利用型態的改變可能阻隔動物的棲息與播遷,甚或成為非此區原生物種與適應開墾破壞地物種拓殖與侵入兩側國家公園的途徑。至於此區的物種與棲地現況,及對生物多樣性保育效益的發展潛勢如何,皆有待評估。

本研究以一年為期,在蘭陽溪上游及有勝溪水域及周邊選定樣區,進行陸域與溪流之脊椎動物(含哺乳類、鳥類、兩生爬蟲類與魚類)與無脊椎動物(陸域昆蟲、水棲昆蟲、溪流中的蝦蟹類與軟體動物)調查,以建立物種名錄與其分布資料,比較不同棲地物種的組成與相對數量,評析此區作為雪霸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廊道的潛勢,作為擬定資源管理策略的依據。

整體而言,有勝溪的物種多樣性較蘭陽溪上游高,棲地環境也較佳。各類群物種的調查結果分述如下:

兩溪流的魚種少且組成有別,在有勝溪樣站出現的是臺灣鏟頷魚與臺灣纓口鰍,以較下游樣站的數量較高,在蘭陽溪僅有較下游樣站有少數臺灣間爬岩鰍。兩溪流的水棲昆蟲的多樣性,也是以有勝溪各樣站較高,蘭陽溪僅較下游樣站略高。此外,在兩溪流中不曾捕獲蝦蟹類,僅發現兩種藻食性的貝類。蘭陽溪水生動物相的相對貧乏,推論與暴雨、工程及農墾對溪岸河床造成的擾動有關。

在陸域昆蟲方面,共計採集到134屬至少185種,其中屬保育類有無霸勾蜓、曙鳳蝶與長臂金龜,其中無霸勾蜓出現在海拔較低的蘭陽溪樣站,曙鳳蝶與長臂金龜則在兩流域皆有出現。

調查期間共記錄到9種兩生類動物與22種爬蟲類,包括保育類的短肢攀蜥。在溪流水域與沿岸出現的兩生類有四種,成蛙與蝌蚪皆以盤谷蟾蜍最多,梭德氏赤蛙次之。各樣站以有勝溪較下游樣站成蛙與蝌蚪的數量較多。沿路蛙鳴調查共記錄到7種蛙類,以莫氏樹蛙、艾氏樹蛙與斯文豪氏赤蛙的叫聲最為頻繁,以四到六月為主。22種爬蟲類包括18種蛇類與4種蜥蜴,以紅斑蛇(Dinodon rufozonatum)較多。蛇類的活動在五至六月間較頻繁,不同種類出現的區域有別。

對調查區七條樣的調查共記錄到96種鳥類,包括23種保育類。各路線的優勢鳥種有別,以冠羽畫眉(Yuhina brunneiceps)為較為普遍的優勢種。兩流域的鳥種組成有別,海拔是造成差異的主要原因。

利用鼠籠調查各類棲地的小型哺乳動物,共捕獲兩種食蟲目與六種齧齒目動物,以森鼠最多,森鼠與短尾鼩的分布最普遍。各樣站以思源埡口的種類最多,蘭陽溪各站的種類較少,而不同棲地交會處的種類較多。各樣區小型哺乳動物種類的差異,與海拔及棲地有關。此外,在區內記錄到黃鼠狼、山羌、台灣獼猴等七種中大型哺乳動物的活動與痕跡,並在蘭陽溪中發現水鼩的出沒。中大型哺乳動物主要出現在山區與森林邊緣,而在山區不時發現獵具與遇到獵人,農墾與打獵會與野生動物的活動與生存產生衝突。
 

調查期間在公路上紀錄到18種路死動物,以蛇類居多,兩生類居次,區段上以接近武陵處較多。路死動物的種類與數量,受到道路周邊環境、物種習性及季節的影響。

綜合上述,調查區的物種現況以陸域環境及有勝溪流域較佳。豪大雨及工程對溪流環境與水生生物的衝擊,公路與農地開墾對陸域動物活動與棲息的影響,是區內較為顯著的問題。本調查區,尤其是思源埡口一帶,具有成為連接兩側山區動物族群之生態廊道的潛勢,然棲地復育及公路阻隔效應的移除,是確保生態廊道功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