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發源
泰雅族在傳說中是從發源地大霸尖山(Papak wa’a/Papaq waqa’)或白石山牡丹岩(bunobon)或賓斯布干(pinspukan)等處發源,長期的遷移形成現今分佈遼闊情況,除了幅圖廣闊外,且大半居住在崇山之中,因此語音、風俗在各族群中便產生了某些差異,因此學者便將泰雅人區分成若干群除了以語言的差異可以屈辨之外,各區域的服飾差異更是一種直接的區別。
服飾
泰雅傳統服裝的形制是綜合縫製式及披掛式服裝,傳統服裝的組成一般分日常、工作或禮用服飾。男子服裝的基本組件包括:領帶、胸兜、上衣、披肩、前遮陰布及刀帶。
女子的服裝組合則移除前遮陰布及刀帶,易為片裙和綁腿則是。一般的常服可依需要酌減,在祭典或婚慶時,禮服的穿著和裝飾則是有增無減。
材質
泰雅族居住的亞熱帶山地,曾經是個大量繁衍著多種動物和綠蔭遮天的原始林和參天的古木的樂園,因此服飾或織物所應用的資源眾多,環山頭木曾告知:在久遠的時代,用樹皮捶製的樹皮衣曾經普遍使用過;多雨的山地,鞣製皮革,可以裁成雨具。原始林中大量生長的苧麻,纖維結實耐用,是最常用的材料,但必須經過折麻績麻、捻線、漂歛……多種的程序之後,方能織布;綿、毛大多是外來的,經由交易方可得之的奢侈品,多半在製作禮服時才使用,但泰雅織品運用的材質多半還是以苧麻為主,但也因地制宜的使用其他材料做為裝飾、輔助,且依用量材,不做多餘、浪費的使用。
泰雅傳統服裝的形制是綜合縫製式及披掛式服裝,傳統服裝的組成一般分日常、工作或禮用服飾。男子服裝的基本組件包括:領帶、胸兜、上衣、披肩、前遮陰布及刀帶。
形制
泰雅的服制是以較古老的方衣形態保存,如上衣是以兩片同式的長方形織花布或平織布縫合,預留前襟、袖口而成,片裙和披巾則是以同式三塊或二塊織物連逢加綁帶製成,這大概是遠古披裹式衣衫的遺制,從此服裝樣式中可以清楚傳達出泰雅簡單樸實的特殊族群意象。
色彩
在古代泰雅祖先對色彩的反應是來自自然的直觀,而色譜大扺是以紅、黑、白、藍、黃等組成,一般是將纖維染以草根、莖葉,著色後織入布匹。織物中色彩的選擇、應用,容易形成一個民族文化最鮮明的印記,泰雅尚紅、尚黑,它是以複雜的文化觀念及多樣的審美觀念中衍生出的,泰雅人擅長以簡單的顏色創造出滿目斑斕的熱鬧織品。
圖紋
各民族所創造出的圖紋,蘊含著許多隱微的意義,而這些內隱的文化符號,大多需要與相關的神話、傳說、祭典、儀禮相互輔助,方能達成傳達、交流和儲存、記錄的功能,而形成一個族群約定俗成的溝通網路,泰雅族支系眾多,但織物的紋各群還是以菱紋及橫條為基本元素加以組合變化,使織者有依循的織路,在文化的約制中清楚的了解何者可變而何者不可變。
泰雅的圖紋意義與其社會有密切的關連,如神話、傳說等,例如泰雅人在生前,必須謹守祖先的 gaga,這並非是希望死後能到達祖先們聚居的福地,但在前往這福地之前,一個會經歷一個下鄰萬丈深淵,內藏兇毒怪獸的深潭,潭上架著七彩美麗的祖靈橋(Hungulyutux),而橋邊會有守護神,嚴格檢視這個泰雅人,其一生是否對部落有貢獻,道德操守好,遵守gaga,通過驗證方能與祖先團聚。為了輔助這個gaga,祖先利用織品和文面將它記錄下來,多彩的橫線是通往祖先福地的彩虹橋,一個個多變的菱紋,織者稱它為眼睛,代表無數祖靈的庇祐。經由祖先的保護加上自身的努力,自然可以通過考驗進入祖先居處的福地。
材質
泰雅族居住的亞熱帶山地,曾經是個大量繁衍著多種動物和綠蔭遮天的原始林和參天的古木的樂園,因此服飾或織物所應用的資源眾多,環山頭木曾告知:在久遠的時代,用樹皮捶製的樹皮衣曾經普遍使用過;多雨的山地,鞣製皮革,可以裁成雨具。原始林中大量生長的苧麻,纖維結實耐用,是最常用的材料,但必須經過折麻績麻、捻線、漂歛……多種的程序之後,方能織布;綿、毛大多是外來的,經由交易方可得之的奢侈品,多半在製作禮服時才使用,但泰雅織品運用的材質多半還是以苧麻為主,但也因地制宜的使用其他材料做為裝飾、輔助,且依用量材,不做多餘、浪費的使用。
泰雅傳統服裝的形制是綜合縫製式及披掛式服裝,傳統服裝的組成一般分日常、工作或禮用服飾。男子服裝的基本組件包括:領帶、胸兜、上衣、披肩、前遮陰布及刀帶。
紋飾意涵
泰雅織物所共有的形制、色彩、圖紋、原料等是族人的意念和美感凝縮的表現,它和族群的生活及此共同體是緊密結合的。因此在泰雅社會中織物的各種技術和知識十分繁複,而之所以會發展出如此豐富的織物藝術,其主要原因除了是社會價值的認定之外,也因為族人沒有一套可供自我陳述的文字系統,為了強化族人對族群特徵的印象,便透過傳 統工藝將族群的信仰與傳統的面貌一一具像化,使得它們成為替代文字以維繫族群集 體記憶,若以歷史紀錄的角度來比較,這些累積了原住民的文化意念的文物,是呈現 特定族群共同生活經驗與記憶的表現。
織紋意涵
服飾織物在經過加工的程序中為了增加它的美感,常有做些裝飾,通常是使用不同顏 色的紗線,將具有民族風格的主題,複製到織品上,而這些圖紋主題的設計本質上可 說是象徵性,織者靈感的泉源,多半來自族群的信仰和理想,因此織品的風格深刻的 反映了族群的文化習慣,而織紋則形成一種象徵性的符號。
泰雅的織物中大都是以菱紋為基礎並加以變化,菱紋在泰雅語有眼睛之意,而眼則代表一個人的靈魂。亦有表示祖先的意思,另有代表舂米、或打米糕用的杵、臼象形的圖紋XX也常有出現,另外也有關於遷移路徑歷史的紀錄<<<的標記等等。
織物與文化
規範禁忌
每一個民族在面對生活時,都各有一套其因應自然,應對人群的經驗歷史,並且通過世代的相傳,成位族群的共同信念,GaGa(規範、法則、禁忌)是泰雅人在經過與自然界的調適,且開始經營社會生活後,產生出來的一套對宇宙存在的想法以及人際關係規範的基本概念,基於這一套概念,因此使泰雅人有了對某些行為的好壞,可行、不可行有了一種標準,而這一套決定族群對美醜、善惡的好惡標準,也正是形成泰雅社會價值的依據。
七大禁忌:
- 男子不可織布,甚至不能觸碰織布機。
- 男子出去狩獵、獵首時,部落和家人均不可接觸生麻亦不可織布,否則出外的人會遭受意外。
- 會織特別紋樣的女子,可以佩戴銅製的手鐲,擅織的女子不禁可以兩手均戴手鐲,而且兩手食指亦均可戴上指環。
- 泰雅的捲布夾,各有男女的名稱。
- 由於沒有文字記載,為了方便記憶,祖先將織布工序編成織布歌,歌謠詳細敘述織布從選種到成為衣服的整個過程藉此幫助記憶織布工藝複雜的工序。
- 播種祭典時,部落裡的族人亦不可觸麻持針,否則小米會如苧麻遭蟲害,如針孔一般被蛀蝕。
- 織布機的製作修整不經過二位男人,否則修整之人會患足疾。
服飾祭儀
社會的禮俗會隨著生活變化而遞遷,若要了解族人所使用的禮儀服飾為何,就必須了解這些禮儀的背景。例如:祖靈祭,泰雅人重視祭祖靈,它的原動力乃出於族人相信人死後,靈魂還會繼續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也就是善靈會護佑著遵守規範、禁忌的泰雅人,這樣的觀念,形成了象徵的圖紋,裝飾入耳管刀鞘、煙斗…等日用品上,並藉此達到佈達意義的功能,就在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裡,也形成身體與服裝的裝飾,如:文面的傳說、祖靈的傳說等。
織物價值
特殊的服飾多半華麗、莊重,用於祭典,且使用較貴或稀有 的材質如羊毛、貝珠,而這些特殊織物通常具有社會地位及 財富的象徵,且具有貨幣或流通交換的價值,如珠衣、珠布 ,可以當做婚聘,賠償的有價物質。
生命禮儀
人生儀禮是傳統集體意識一種形式化的外像,從誕生到死亡 ,在許多民族中這些儀式都與服飾相關,如誕生禮、成年禮 、婚禮、喪禮……等,儀禮對於族人的行為舉止,有著一定 規範性的作用。例如:泰雅的女嬰出生後,臍帶必須放置在母親的織布箱內。泰雅族的女子,在其結婚之前,必須精於織布製衣,新娘的嫁衣和新郎的新衣都由新娘親自織製,甚至新郎家中伯、叔……及兄弟姊妹也須各準備至少一件被單。手藝好自然會受到族人的尊重。泰雅人在臨死之前,親人會將他移到大被單上,待斷氣後,彎曲四肢,將布的四角打結,放入家屋內挖好的穴中埋葬。
女性意義
在泰雅傳統的社會生活中,對於績麻織布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生產工作且佔有特殊的地位,婦女織布的技術如同男子的狩獵、戰鬥技藝一般重要。而女人要得一個好的社會地位,並不必須依附男人而存在,這種文化特徵和社會倫理的觀念,形成現今泰雅女子獨立的個性。泰雅人對婦女的織布技藝十分重視,因此傳統泰雅女性的社會地位,與其織布手藝的良寙有極大的關係,織成品講究製線的勻細,圖紋的對稱、色彩的變化及部份的個人創意,是否能在規範、禁忌制度限制中仍能見出作者的創意巧思為貴,因此傳統的服飾織品乍見是整體一致,但是每一件的細部都有豐富的變化,且具備個人的特質,圖案組合變化的或單純、或複雜,色彩,材質的運用都存乎織者的一心。
部落的族人公認具有好手藝的女孩子,自然會有優秀的青年家長會前來求親,清晨或傍晚,常會聽見山谷中的部落傳來”咚、咚、咚咚”鏗鏘有聲的織箱作響,此起彼落,從中族人也可以清楚的知道那一家的女孩勤奮、聰慧,可以前往提親了。另外織作出特殊紋樣的織者,對紋樣的配色、技法、設計擁有所有權,想要求得技術的人,得向她購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