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人文

臺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由五十餘位領隊及熱愛戶外運動、自然生態、里山里海常民生活與原住民文化的朋友們組成協作平台,在領隊群與會員們的熱情參與下,近幾年陸續與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林保署宜蘭分署、林保署新竹分署等機關,簽約認養轄下重要的步道,執行環境教育淨山活動。

自101年起認養雪山主東峰線步道,透過辦理淨山活動維持步道沿線清潔與維護水源地、黑森林、翠池山屋及七卡山莊周遭環境整潔,並協助宣導愛護自然生態保育觀念。

執行時間   101-115年

成效          淨山任務110年2次、111年2次、112年3次共47人次,113年4次共55人次。

中華民國五二三登山會成立於民國66年,是一個由政大登山隊校友為基礎所組成的非營利團體。五二三登山會基於對台灣山林的熱愛,藉著登山活動不斷地走入臺灣的原始山林,於民國88年5月23日向內政部登記成立為全國性的社團法人,期盼為這塊土地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自110年起認養武陵四秀線步道,透過辦理淨山活動維持步道沿線清潔與維護認養區域內山莊、營地(桃山山屋、桃山營地、新達山屋、新達營地及三叉營地﹚之整潔,並協助宣導遵守國家公園的相關法規及愛護自然生態的保育觀念。

執行時間   110-114年

成效          淨山任務111年2次、112年3次共24人次、113年1次8人次。

台灣山盟公益協會於民國111年由一群熱愛登山及技術攀登的夥伴們所成立,協會宗旨以「因山結盟,攜手公益」為目標,積極培育年輕世代的攀登、登山能力,並投入資源策劃「種子計畫」,擬定4大目標進行培訓,致力讓台灣山林走向海外、接軌國際。

自112年、113年分別認養志佳陽線及武陵四秀線步道,透過辦理淨山活動維持步道沿線清潔與維護認養區域內山莊、營地(瓢簞山屋、瓢簞營地、賽良久營地、雪山山莊舊址營地、桃山山屋、桃山營地、新達山屋、新達營地及三叉營地﹚之整潔,並協助宣導遵守國家公園的相關法規及愛護自然生態的保育觀念。

執行時間   志佳陽線步道及周邊環境維護      112-113年

                 武陵四秀線步道及周邊環境維護   113-114年

成效          淨山任務112年志佳陽線1次5人次、113年志佳陽線3次共17人次、四秀線2次共10人次。

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於1991年成立,整合北、中、南、東四區的山難互助中心,為宣導登山安全知識及山難搜救技術,並積極儲訓山難搜救人力,山難發生時可提供專業知識參與搜救,使山難搜救迅捷有序,期與國際相關協會進行技術交流,提升我國山難救助技術水準。

自114年7月1日起認養大小劍線步道設施安全及環境整潔,協助宣導愛護自然生態保育觀念,並辦理園區其它危險路段協助維護登山安全相關工作。

執行時間   大小劍線步道設施安全及環境整潔      114.07.01-115.12.31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於1926年成立,致力發展山岳活動、山岳保護,提高山岳技術水準,增進國民健康,並代表國家加入國際組織以促進山岳國際交流為宗旨。山岳活動包含山岳地區之登山、健行、攀登、溯溪、生態遊憩、野外育樂等活動及其衍生之相關活動。

自114年7月1日起認養雪山西稜線步道設施安全及環境整潔,協助宣導愛護自然生態保育觀念,並辦理「指標牌示設置」相關工作協助登山安全。

執行時間   雪山西稜線步道設施安全及環境整潔      114.07.01-1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