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環教推廣

族群分佈及數量
早期臺灣櫻花鉤吻鮭主要棲息於七家灣溪、高山溪、有勝溪、司界蘭溪、南湖溪、合歡溪及大甲溪本流等七條大甲溪主支流河段。1950年至1980年代,臺灣櫻花鉤吻鮭的分佈紀錄就僅侷限於七家灣溪水系主支流(含七家灣溪主流及其桃山溪、高山溪等支流)以及司界蘭溪。1990年代,僅剩七家灣溪及高山溪有穩定之鮭魚族群。基於氣候變遷、七家灣溪承載量及鮭魚基因多樣性不足之因素,雪霸處2000年後即不再放流鮭魚於七家灣溪及高山溪,並於2006年後陸續將復育之鮭魚放流於臺灣櫻花鉤吻鮭之歷史棲地(大甲溪上游河川羅葉尾溪、有勝溪、樂山溪、合歡溪、畢祿溪及中央尖溪),冀望鮭魚能因環境不同的演變後,各條溪流的個體基因有些許變異,不至絕種;每次放流後均會辦理放流成效評估工作。2024年,野外臺灣櫻花鉤吻鮭總數量為16,897尾,其中七家灣溪流域8,684尾、合歡溪7,300尾、羅葉尾溪410尾、有勝溪106尾、南湖溪179尾、畢祿溪32尾、司界蘭溪調查167尾、中央尖溪19尾。


2


臺灣櫻花鉤吻鮭觀魚水地圖